云迹青年|穿越时空浩瀚 邂逅昆明精品博物馆
访问量:4412

春城昆明的怀抱中,全面展示云南丰富历史文化的云南省博物馆,侧重体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云南民族村博物馆广受赞誉。同样在这座城市,少为人知的角落里,一些默默诉说沧桑历史与厚重文化的宝藏博物馆。  尽管展陈面积不大,但它们对于岁月的凝练却“保质保量”。在那里,游客可以见证中国百年印刷工业的变迁,探秘动物王国的神奇,也可以欣赏亿万年前大地的瑰丽。曾分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业体系的它们,在今天向普通群众揭开神秘面纱,试图文化与自然的共振中,带领观者一次次穿越时空,体悟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追寻铅与火的时代印记

活字印刷博物馆大门  斜顶红规整中轴对称,主楼高耸回廊宽缓,在苍翠的青山脚,安静地矗立着一片整体建筑风格仿苏式的红砖厂房,这里是位于五华区西翥街道沙朗大村520号的云南活字印刷博物馆,而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云南日报社战备印刷厂。  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为保留报纸这一主要宣传手段,云南宣传部门经多处考察,选中了离昆明市区不远山高且溶洞不少的沙朗乡。几经考察,在现在的西游洞后洞内修建了战备基地。因洞中潮湿,上班的工人久居风湿严重,又在洞外南部建了生活区。而后国际关系发生变化,洞中设备也搬迁到厂区,并逐渐转变为全省最大的文字印刷厂。  这个竣工于1971年的三层钢混结构建筑,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被命名为云南日报社战备印刷厂,内设有编辑部、排字车间和印刷车间,同时配备有小型纸库和一些生活设施。拥有各种字号、字体的铜模和铸字设备,在80、90年代,全省80%的作业本都是在这里印刷下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刷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保护这一文化遗址,2019年,政府对该战备基地进行了维护整理,以云南日报社曾经的印刷设备与历史为主体,搭配沙朗当地扎染、咸菜等民族文化元素,建立起云南活字印刷博物馆,暨沙朗民族文创园,对社会免费开放。

展厅正中的各式字模  作为云南省唯一和规模最大的见证中国印刷史以及印刷科技发展的博物馆。活字印刷博物馆近300平米的展陈面积记录着中国百年印刷工业的变迁:1958年德国进口的大型纸张切割机、1972年上海生产的方箱平压印刷机……一台台压膜机、铸字机高低错落、整齐排列,向来访者无声倾诉一个时代的记忆。  展厅正中是10万个20世纪60年代曾印刷使用过的铅制字模。“当时日报上会用到7个字号,这些字体又分为宋体、楷体、隶书、草书、行书等等,所以我们的字库高达10万,是全省保存字模最多最全最广的地方。当时云南有500多家印刷企业都会到这里来采购字模。”博物馆负责人帅小梅介绍着这批“镇馆之宝”。“从如此大的字库里找到所需要的字简直是大海捞针,但熟练的拣字工人,一个小时能捡两千多字……”每个展品旁都配有通俗易懂的简介,既有对展品的说明也有相关史实的补充,向观众全面展示着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和活字印刷的独特魅力。  展厅墙壁上,挂有云南日报社史的相关图文,介绍了从创刊到发展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节点,更为珍贵的,是几份1950年到2019年间的《云南日报》报纸。从黑白到红色的报头,从模糊到清晰的图片,35份旧报纸见证着我国印刷工业的进步与云南的历史沿革,小小的展廊记载云南69年的光阴故事。

红色文化记忆电影院  报纸间穿插着许多泛黄的老照片,有用红框包裹的黑白《云南珍禽》,也有不知姓名的工人们拄着树枝当拐杖,豪放不羁地披着夹克下山的照片,其中的大部分照片都因年代久远而无具体的图说,但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如今,在政府、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帅小梅的努力下,博物馆拥有了更多样化的职能。依托战备基地的红色革命文化,2019年西翥街道党校正式在文创园成立。园区按照“百年辉煌、群星闪耀、砥砺前行”三大板块建立起党建文化长廊,既重温党走过的筚路蓝缕的革命征程,也展现园区在前路奋进中不忘的初心。砖木搭起的红色文化记忆电影院内,《上甘岭》循环播放,幕布上徐徐滚动的黑白影像又一次将观影者拉回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岁月。  “整个园区我都转了一遍,不仅有博物馆、电影院,走上坡还有自助烧烤的区域,还可以爬上山重走长征路。” 参观过后,云南农垦物流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周女士感到十分惊喜,很快将文创园定为了下一次主题党日的活动地点。

沙浪书院  此外,文创园内还增设了“沙浪书院”书院,一个占据一整面墙的书柜,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制阅览桌,七八个木制的长条凳子,书院的陈设都很好地融入了博物馆的既有空间。四周的墙上挂有梅兰竹菊意象的画作,再加上一株盛放的荷花,平添雅韵。难怪总有游客,喜欢捧一本书,沏一杯茶静坐片刻,在省作家协会主席晓雪“书香飘出、人间天堂”的题词下,感受这一融合城乡美学的公共空间。  与此同时,博物馆也成立了研究实践教育基地并推出了“劳动实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系列特色课程,让更多在校学生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历程与历史悠久的白族文化。截至目前,博物馆已接待单位活动团体近500个,活动人数逾2万人次,这无疑是这座古老建筑群的一次新生。  近年来,随着其他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展厅、VR沉浸式参观等项目的推出,活字印刷博物馆正积极地拥抱新技术,依托现有博物馆、书院、影院等设施开发例如剧本杀、围炉煮茶等新型业态,也即将开设老年大学为周边村镇退休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文创园的宣传发现在更多以个人公众号为阵地,例如白衣族人、西翥新发布等。”帅小梅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知道,昆明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保存着曾经那段铅与火的时代记忆。“让过去成为未来。”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是使一代又一代人在无尽岁月里重拾自我的印记,珍藏希望与遗憾,让短暂的回望成为向浩瀚前行的勇气。  探秘生物多样性的“动物王国”

昆明动物博物馆大门  昆明市教场东路与白云路的交汇口是一个藏在梧桐树中的丁字路口,这里坐落着一个“动物王国”——昆明动物博物馆。该展馆的前身是建于1959年初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标本室,在研究所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与动物园保护区等相关单位的捐赠下,标本室积累起一个涵盖兽类库、鸟类库、两栖爬行库、鱼类库和昆虫库共计标本97万余标本的庞大资源库。  依托庞大的标本资源,2006年11月,这个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馆展出和公共服务面积约7350平方米,展示的2万余号标本涵盖了云南和邻近省区几乎所有生态类型的动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馆藏标本中不乏如金丝猴、懒猴、大熊猫、黑颈鹤、胡兀鹫、白尾梢虹雉、海龟、凹甲陆龟、中华鲟、金斑喙凤蝶等珍稀种类,凸显了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经过所有工作人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展示生物多样性、推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专题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宛如进入了一个充满惊奇和发现的世界。千奇百怪的古生物化石,庞大的禄丰龙骨架,精美的古鱼类化石……每一块化石都来自亿万年前的海底或陆地。不仅记录了古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也蕴含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宝贵信息。

家鸡展区  除了化石外,博物馆内最多的展品是各类动物标本,从鸟到昆虫,从走兽到家禽,从亚热带动物到寒温带动物应有尽有。据副馆长吴丽彬介绍,这些标本大多为动物自然死亡后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野外历史采集留存的,也有一部分为公安机关查获走私后赠予研究所的科研素材。  其中,有一件让吴丽彬印象极为深刻。三楼雨林展区的尽头,有一件栩栩如生的老虎标本。“这是38年前新闻中的曾在昆明伤人的那只老虎,当时警察为了防止它发狂咬人,将其开枪击毙,然后送到研究所。”亲历该事件的一名警务人员曾讲述当年的惊险一瞬:“老虎差一点就要冲破设置的屏障向我们扑来,开了很多枪。”因为处理得当,博物馆现展出的老虎标本上已难寻弹迹。  馆内既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乏精美与趣味并存的设计。位于二楼的昆虫展区设有六边形展廊,陈列有玻璃装裱的云南丽蛱蝶、绿绒斑金龟等昆虫标本,廊道底部的玻璃中空设计让其更加美轮美奂。“造型既是一线蜜蜂的丰巢,也像昆虫的复眼。希望用建筑语言体现展品特色。”

六边形昆虫展廊  昆虫展区对面的百鸟园也颇具特色。有枝头傲立的鹰、有悠闲戏水的鸭、亦有家院中“大打出手”的走地鸡,每一个标本都被巧妙设置在一定的情境中以增加其美观性与趣味性。在陈列有各种造型的家鸡展窗前,博物馆还放置了黄焖鸡、汽锅鸡等鸡肉菜的模型,一方面,通过真实的标本、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向游客展示家鸡的起源、进化、遗传资源分布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家鸡的各种表型特征与生物行为;另一方面也提醒游客“尝其味的同时不忘怀其源”。“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云南地区是家鸡的驯化中心,这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基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家鸡的DNA数据,并综合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每每提起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吴丽彬话语中难掩敬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在中苏合作对云南西双版纳生物资源综合考察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动物资源,中科院决定成立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建国初期的艰难条件下,建设一个科研机构是难中之难,最初仅有10名职工,每一次野外考察整所都需“倾巢而出”。尽管条件艰苦,研究所仍然涌现出一批批例如杨大同、彭鸿绶等敢为人先的科学家们,多次获得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2018年,博物馆推出主题为“所史回眸 励志前行”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历史图片展,既为了在研究所建所60周年之际对过去栉风沐雨的岁月致以敬重和纪念,也鞭策着博物馆承以薪火,不断奋进。

天井中心的禄丰龙骨架  如今,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项目,昆明动物博物馆也会举办各类科普展览和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并激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我们假期会举办夏令营活动,日常也会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来博物馆授课。”吴丽彬表示,2023年博物馆举行过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动五十余场,比如“生物多样性小记者集训营”“标本工坊”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报名人数不断增长,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博物馆的科普活动并不局限于馆内,吴丽彬也常常会带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到各地进行知识讲解。“去年我们带着一部分标本和科研报告到怒江州的学校进行公益科普,当地的孩子其实大都没有机会来馆里,这是一个让他们看到更广大世界的窗口。”虽然到目前为止,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加起来不足十人,但其多年来一直尽力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坚定履行着博物馆服务公众、提高公众知识面的社会责任。  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代社会的桥梁,吴丽彬深知博物馆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设备的迭代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她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前来,也希望公众能给予这个走过漫长岁月的博物馆更多的支持与关注。昆明动物博物馆始终敞开大门,迎接每一分好奇与热爱。  捡拾大地肌理的时空胶囊

地学博物馆牌匾  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最古老的一号教学楼拾级而上,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的牌匾赫然映入眼帘。这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博物馆见证着中国现代地质学科和地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也是一份藏于校园的古朴浪漫。7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囊括了一条开放式展出廊道、走廊两端的古生物展厅和岩矿展厅。1万余件各类珍稀矿石和古生物化石安静陈列在132个展柜内,诉说着46亿年的地球故事。  古生物展厅内最受瞩目的当属高及房顶的“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的化石。1941年,许氏禄丰龙首次对外公开展览时 ,中国正身处血与火的艰苦抗战时期,这条中国第一龙的亮相展现了南迁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科研斗志,鼓足了当时中国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士气。在禄丰龙化石的四周,还陈列有独具云南特色的澄江古生物群、施甸海百合化石群、一平浪植物化石等藏品,每一块化石都为当代人回望过去,探寻地球生命演化历程联通了岁月之窗。  在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一套绝无仅有的“世界岩矿标本”。这套标本是1911年原沃德自然科学研究所为清华大学定制的实物教学素材,抗战爆发后,清华南迁时将这套标本带往云南昆明,成为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建的西南联大地质教学的重要材料,而后抗战胜利该标本被转赠与云南大学。1954年,昆明理工大学的前身昆明工学院建校时,此套标本也随地质专业入驻地学博物馆保存至今。目前,这套采自全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本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历史最为久远的“世界岩矿标本”。

昆工教授捐赠的矿石  “博物馆藏品大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赠,也有部分是师生野外采集的,比如这一个展品柜……”博物馆志愿者陈刘润玄指着展柜中的一水硬铝石、铜东川石介绍道,他私人收藏的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等标本都无偿捐赠予博物馆。不单是科普志愿者,陈刘润玄还是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还在微博平台拥有17.4万粉丝的地学科普博主。从小爱好收集各类矿石的他,如今也深深爱上了“半工半学”的博物馆兼职日常,在义务为访者讲解博物馆藏品的同时,陈刘润玄常跟随博物馆的老师们外出进行科研工作。  博物馆的老师们同样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们的导师,也是博物馆的管理人员,申岑老师就是其中之一。“科普活动并不是近两年开始的,而是我们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近年来,随着科普研学活动热情的高涨,博物馆积极组织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如2023年9月,博物馆团队组织前往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大墨雨村开展“小小古生物学家”研学活动,教授青少年们基本的标本采集与化石鉴定方法,让他们沉浸式体验成为古生物学家的一天。除此之外,每年,地学博物馆都会举办多场“科普进学校”“科普进社区”的活动,致力于为更多的人能够打开一扇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心。

陈刘润玄捐赠的矿石  自1997年以来,博物馆陆续被中国科协、自然资源部、云南省政府、中国地质协会等授予“‘科普中国’共建基地”“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等等,许多授牌都是云南省独一无二的。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青少年研学活动的重视,博物馆团队设计了“探秘禄丰侏罗纪恐龙世界”研学路线、2021年获批中国地质学会首批精品路线等,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认可。  历经七十载风雨,几经沧桑,但拥有着抗战时代记忆与爱国主义血脉的地学博物馆始终不改其精神底色,延续着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将科研、科普、公益服务等多重责任毅然扛于肩,许多珍贵藏品存续的背后也都有与博物馆人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在古生物展厅的恐龙头骨展柜中,有一块与同展柜其余深灰展品格格不入的亮白恐龙骨骼。“这是曾经地质系教师从村民的锅里抢救出的”。提及这段记忆,陈刘润玄敬佩之余,不免感叹痛心,时常外出科考的他,曾亲眼见到许多珍贵生物骨骼被不知情的村民当作烛台、摆件放置家中,甚至于直接下锅烹饪,这也他也因此深感博物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