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不断提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水平 努力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访问量:7198

近年来,我省以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制定实施《云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规定》《云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云南省“十四五”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等,积极建立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机构持续增加,康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来,全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均超过95%,高于国务院要求的“十四五”末达到85%以上的目标。  完善制度 残疾人精准康复扩面提质  在昆明市呈贡区七步场社区,残疾人小普坐着轮椅在烘焙店忙碌着。“我现在可以照顾自己,还能开店赚钱自食其力。”她自信地说。  小普因病导致肢体残疾,生活一直需要家人照顾。在呈贡区残联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中,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她适配了防滑洗澡椅、可折叠扶手等辅具。通过康复训练,小普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大家的鼓励下,小普和亲戚合伙开了一家烘焙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她适配轮椅、改造操作台等,让她实现创业梦想。“精准康复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让我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了。”小普说。  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治疗部主任杨寰介绍,近年来,该中心承接了多个县级残联委托的精准康复项目,通过实施家居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社交技能训练、慢性病自我管理指导等内容,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独立自主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各县残联以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低收入残疾人为重点,扎实开展精准康复服务项目。通过筛查调查制定康复服务目录,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具适配及支持性服务项目,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目前,全省共有设置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357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97%单独设立康复科。2021年至2023年,全省累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69.9万人次。  我省还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为具有云南省户籍的持证残疾人、符合条件的0至17岁未成年人,适配8大类84种普及型、大众化辅助器具给予补贴。2021年至2023年,共有14.7万名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着眼促进残疾人健康管理与基本康复服务相融合,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将87.93万名残疾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保障人群,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抓早抓小 残疾儿童康复实现应救尽救  0—6岁是残疾儿童黄金康复期,及早的康复干预可以帮助残疾儿童尽可能接近正常的发展轨迹,使其更好地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  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应救尽救。救助内容包括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其中康复训练每人每月补助最高2000元,每年不超过10个月,救助年龄范围内每年可申请1次康复救助。  全省各地建立了各级政府负责、残联组织实施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努力实现应救尽救。2021年以来,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投入2.12亿元,全省累计为2.29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服务,经中国残联委托第三方抽查,残疾儿童及家长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为100%。  “老师好,我是小芳,我很喜欢桌面游戏。”省残疾儿童康复学校6岁的听障儿童小芳经过一年半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已经可以熟练地和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她的妈妈严女士说:“孩子有先天性的听力障碍,4岁免费做了人工耳蜗植入后,来到省残疾儿童康复学校免费康复,从什么都不会说到现在实现基本交流,希望以后可以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多年来,省残疾儿童康复学校作为全省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为全省三类残疾儿童提供专业、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康复环境,积极开展社会融合支持服务,听障儿童入普率达到88%。  在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不同类别的功能障碍儿童都能获得专业的康复治疗。医院经过康复评估、分析后为患儿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2023年累计为666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通过系统康复治疗,残疾儿童的功能障碍、生活自理和社会融入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如脑瘫患儿小佳多年在该中心坚持康复,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观开朗,2023年被评为昆明新时代好少年。  为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还免费提供家长公寓给患儿家属使用,并为他们开设了专属的公共厨房,还对补助资金外的大部分训练费用进行减免,近年来平均每年减免费用达到180万元。  目前,我省共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90家。2022年,省残联联合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云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定点机构管理,为残疾儿童异地康复提供便利。全省129个县均支持残疾儿童异地康复。  部分地区还在省级指导基础上提高了救助标准,拓展了救助内容。昆明市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提高至14周岁、楚雄州提高至18周岁;普洱市按照每个家庭每年不超过5000元标准,对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期给予送训补贴;迪庆州给予残疾儿童康复家庭每天20元送训生活补贴;楚雄州将康复训练费提标至3000元每月。  联动推进 实施“五大行动”有效预防残疾  近年来,我省以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为抓手,以省人民政府令发布施行《云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重点开展了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康复服务促进“五大行动”,有效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在开展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中,省残联牵头协商省级相关部门联合指导各州线上线下联动广泛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教活动。特别是在全国爱耳日、全国残疾预防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精神卫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节点,通过发送公益短信、宣传讲座、知识竞答等方式传播和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在开展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中,各地认真做好婚前、孕前保健和产前筛查、诊断工作,不断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有效降低儿童因病致残率。2023年,全省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为94.33%、95.47%,分别较2022年提高1.07、4.69个百分点;产前筛查率从2021年的79.86%上升至2023年的91.05%。全省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为99.58%。  在开展疾病致残防控行动中,各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主动健康干预,不断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及地方病致残和职业病致残防控工作。  在开展伤害致残防控行动中,各地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行动,动员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大力推进工伤预防工作等,加大预防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伤害致残的发生。  在开展康复服务促进行动中,我省除了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外,还注重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近年来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市、县级医疗机构选派康复科骨干医生、治疗师、护士分批到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加大在岗康复医师培训。  为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残疾人康复,近年来省残联还积极协调对口帮扶地区、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实施了上海市残联沪滇对口帮扶假肢项目、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智能仿生手装配项目和各类听力关爱项目等,将免费的康复服务送到城市社区和边远山区,重点覆盖低收入群体和需要特殊关爱的人群。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省残联将继续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不断优化康复服务供给结构、扩大供给覆盖、提升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环境,精准满足残疾人多样化康复需要。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