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剧集里的诗意世界
访问量:6277

转自:光明日报

央视一套播出的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近日收官,获得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一、豆瓣评分8.8的好成绩,其相关话题讨论量和网络热度还在持续走高。作为“北京大视听”品牌重点推介的作品,也是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资助项目,该剧首次以网络剧身份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实现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的全新尝试。    这部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剧集最大亮点之一,是将意涵隽永的散文文字转化成富有诗意的影像语言。李娟的散文以细腻明亮的笔触讲述自己在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成为许多读者了解新疆的一扇窗。“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着拱一株草茎”。这些优美的语言在4K超高清镜头、原生HDR、全景声设计的高规格拍摄制作方式下,变成了质朴疗愈的画面、清新舒缓的镜头,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阿勒泰的风,沐浴着阿勒泰的阳光,听到阿勒泰的河流在歌唱。    散文不同于小说,没有固定的成长主线或者跌宕起伏的戏剧化情节,所以一般来说影视化难度较大。然而,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却为影视叙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剧集一开始就通过旁白引出李娟在书中的自序,让剧中渴望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文学青年李文秀与真实世界中的作家李娟形成微妙的映照关系。和李娟经历相似,剧中的李文秀在大城市追寻文学梦想之旅遭遇挫折,选择返回家乡。就在她思考如何才能做个有用的人时,母亲的话点醒了她:“你看看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就这样,李文秀放下了执着追寻的思想包袱,在大草原上肆意奔跑,累了就倒在草丛中美美地睡一觉,对着清澈的湖泊放空,去爱,去感受,去受伤,反而找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另一种可能。剧集以写作为贯穿故事的主线,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更是对原着精髓的深刻诠释和致敬。    剧中还通过对主角李文秀的形象塑造,向观众展示了一种能将逆境转化为生活艺术、坚忍乐观的精神。无论是在都市打工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受到欺骗霸凌,还是在边远山谷适应大自然的严酷环境,李文秀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这些考验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即便是在漏雨的帐篷中,她也能用塑料袋做成“文秀水电站”,将雨水一点一点排出去,还受到来小卖部买东西的村长表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骄傲。这种处理传递了一种生活哲学: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这也是《我的阿勒泰》作为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价值之一。    好的散文作品往往以优美的语言魅力和深邃的文化意境,触动读者的心灵。而这种思想感染力恰恰是目前影视剧创作最需要的一种特质。《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让创作者意识到好散文也可以讲出好故事、也能改编成好剧集。这为影视和文学的融合之路找到了新的发力点,更为时下高流量的微短剧探索精品化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我的阿勒泰李文秀李娟散文阿勒泰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