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在母亲节,看见“母亲”之外的她
访问量:2142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或许,在母亲节,比起穷尽华美的语言去赞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比起绞尽脑汁地去想到底给母亲送什么样的礼物,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清楚地看见母亲、理解母亲。  理解是比赞歌更为有用、更为可贵、更为深沉的礼物。用心看见,正是理解的开始。  一说起自己的妈妈,我们习惯将诸如无私的爱护、无尽的关怀、不懈的坚韧、默默的奉献等等词语,都绑定在“她”身上。  在我们的叙述和描摹中,她们的形象何其相似。  于是,一代代的妈妈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烙印,她们是奉献的同义词,是爱的港湾。  当然,我们毫不怀疑每个人对自己母亲的感情,这些相似的描摹和炽热的情感背后,确实是因为天下妈妈们给予自己孩子无条件的、超能量的爱,可也正是因为这些感受、这些赞颂和感恩,让母亲们的形象和面孔变得雷同和模糊。  这些华美的辞藻也终究不能真正描摹和刻画出日常生活中的那一个个具体的母亲,她们具体的欢愉、忧愁和困惑,还有我们与母亲之间复杂且微妙的纠缠,甚至有很多人在很多时刻也曾想试图去摆脱她、叛逃于她。  当我们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被马伊琍饰演的反世俗常规的、极具原始生命力的母亲——张凤侠所感动时,我们看到了母亲身上也有旷野般的辽阔、野性和粗粝,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小说的作者李娟说:“我妈这人吧,交个朋友还是蛮不错的。做母女,实在艰难。若我们俩是夫妻,早就离婚几百次了。”  当张爱玲写下母亲的无情、贪财和堕落,写下在爱情里低到尘埃中的母亲,她说:“父母大都不懂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父母的为人。”  当60岁的杨本芬在厨房抽油烟机的轰鸣中,用笔唤醒和联结起自己与“秋园”的故事,在毫无保留的、不加修饰的、粗粝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看到一位普通中国女性是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顽强地挣扎和抗争。  当史铁生在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当莫言说:“我走到爱的尽头,遇见了母亲。”  从影视、文学到现实,那些颤动过人心的对母亲的叙事和讲述,一定来自对母亲真正地看见和理解。  母亲,一方面代表着我们的来处,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人,但她又不只是母亲,不只关于母爱,她也有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移开母爱的滤镜,重新走近、审视、认知母亲,看到“母亲”这一身份之外的她,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母亲,也更好地感受母爱,并在其中弄明白母爱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而这一切也都将帮助我们在爱的亲密关系中更好地认知我们自身。  于是,我们看到的“母亲”:  她发光,却也有时黯淡。  她坚韧,可也脆弱无比。  她广阔,但也会有极为局促地一面,甚至是局限的人生。  她温柔,可也有野心勃勃的一面,带着浩荡的、粗砺的美。  她抗争,不过也会选择无力地漂流,成为“过渡时代的人”。  她用力爱,但也不可避免地以爱之名伤及所爱之人。  她沉浸在生育的幸福中,也品尝过万分的沮丧。  很多时候,她给孩子以希望,却也会在一些时刻,自己控制不住地忧郁。  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她努力平衡,却并不总是能够做好,会落水、失衡,狼狈不堪。  也有很多妈妈不愿只接受来自社会对“好母亲”的规训和凝视,她也会疯狂地、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  终于,我们看见母亲是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她们的故事从来不止于“母亲”,在“母亲”之外,还有更多丰沛的可能,这些都让“母亲”变得“丰满”,也变得更加具体而真实。  我们说“母亲”的身份和孩子本是同岁的,第一次做妈妈,她身体里生长着母爱,却也会有自己难以应付的“问题”,这些爱和“问题”都会自然浇灌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土壤中。  生命在影响生命,唯有真正的理解,人才能抵达人。  看到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对于作为孩子的我们,还是对于作为母亲的我们,不要被“母亲”束缚,不要用“母亲”的身份去控制,也不要用单一的语境捆绑和束缚“母亲”。  在母亲节,作为孩子的母亲,作为母亲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对母亲的叙述和表达,应该是感恩的,也应该是反思的。  愿我们都能够看到“母亲”之外的她,看到她的独立、宽阔和温和,也看到她的真实、普通和平凡。  愿我们与母亲的关系都能够在清楚地看见和理解中,向着辽阔、向着雨露、向着阳光自然生长。  愿我们在对“母亲”和“母爱”的凝视和反思中,终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