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西平县水泉汪村:“双网”互促织出大产业
访问量:16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一到下午四点左右,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的一栋栋小别墅门口都会堆放起或多或少的快递。家家门前的快递三轮车、小货车旁,村民正与快递员核对订单信息。    “下午两点到六点,村里路上一般没什么人,家家户户都在屋里忙着打单子发货呢!”水泉汪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忠指着一栋栋小别墅说。    水泉汪村三面环水,村里大小上百个泉眼,村民们靠水吃水,自古就有编罶结罾织网捕鱼的习惯。随着垂钓及捕捞养殖市场日渐繁荣,抄网等渔具需求猛增,编结抄网进行售卖成为水泉汪村及周边村子的主要产业。加之交通便利,水泉汪村洼地效应突出,商户开始在此聚集。该村逐渐成为抄网生产、收购、批发、外销基地。    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2012年,水泉汪村一批有眼光、有魄力的“80后”“90后”农民开始探索通过电商售卖渔网渔具,让渔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开创了“双网”互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彼时,村里50余家电商带动周边上千人就业,使水泉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2020年,随着村民的电商生意越做越大,为进一步满足商户需求、增强集群效应,水泉汪村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思路,依托乡属国有公司——河南省水泉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当地以渔网渔具为主导产业的电商产业园建设。    产业园以渔网渔具生产加工、网络销售为重点,内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生活办公、综合研发、交易中心等六大区域。围绕休闲垂钓产业,园区建设生产车间,搭建销售平台及仓储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加工产品的线上线下交易,以标准化仓储推进现代交易流通体系,叫响行业品牌,推动特色鲜明、龙头集聚、生产高效的渔网渔具产业链健康发展。    水泉汪渔网渔具电商产业园1栋是西平县鑫盛达垂钓用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刚过中午,当天的订货单已装了满满一箱,配货员于雪芬正按照订单需求穿梭在货架间配货。迎面的一排排货架上,鱼竿、鱼护、鱼饵、渔网等各色产品摆放有序。“我们这个车间各种渔具产品都能找到。”于雪芬笑着说。    鑫盛达负责人李新江今年38岁,是当年水泉汪电商产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他的电商事业已经由当年的家庭作坊,发展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公司。    在产业园4号厂房里,年近70岁的张爱玲正熟练地操作工具将铝条加工成圈,一旁已经加工好的铝圈,25个一捆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个一毛五,一天能做500多个,一个月拿2000多块,比在家闲着好啊。”在她背后,方的、圆的,大的、小的,不同长宽的……各种型号的鱼护铝圈摆了半个车间。    目前,产业园已完成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并完善了消防、排水、排污、电力、自来水、天然气等相关配套设施。产业园已入驻渔网渔具生产销售企业6家,年产值3亿元,带动直接就业150人,辐射就业2000人。全村现有电商专业大户57户,其中,资产上亿元的7户。    村内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五年前返乡做电商,“95后”小伙子王喜文如今把自己的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我大学学的是电商相关专业,毕业后做了三年电商培训,后来看到家里环境不错,就返乡自主创业。”    如今,凭着在选货、营销等方面积累的经验,王喜文每天能接到一两千单,一年差不多能挣三五十万元。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去年,王喜文在村里租了600平方米的仓库,招了四五个村民帮忙装配货物,工人月均工资2500元左右。    李世忠说,水泉汪村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在品牌运营上发力,依托旺泉智联商贸有限公司,打造渔网渔具为主的高端品牌。同时,依托村内渔网渔具产业园,整治柳堰河河道环境,力争把水泉汪村打造为集渔网渔具渔业、垂钓、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豫南渔业特色小镇。    近年来,西平县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西平县在线企业活跃店铺数量达1017家,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7.21亿元,网络零售量6809.67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