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杉:我还是愿意笑着说苦难
访问量:50802

实习生 刘怡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年代剧《乘风踏浪》正在热播。剧里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彭锦西和罗虹夫妇乘着改革东风创业,让“兴城泳装”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故事。乔杉饰演的彭锦西出生于1958年,与他的父亲是同时代人,“接下这部戏最重要的原因,是想致敬我父亲”。  对乔杉的专访是在他的工作室,位于北京五道营胡同一处安静小院。春雨中的胡同在白天没有人来人往,在屏幕上总是让人“想笑”的乔杉,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严肃,甚至还有些“闷”。采访中,他提及最多的,是已经去世多年的父亲。  从《缝纫机乐队》《沐浴之王》到《人生路不熟》《热辣滚烫》,如今的乔杉成为人们熟悉的喜剧演员。这位知名喜剧演员出生于“警察世家”,父亲是一位刑警,当被问及为何走上表演道路时,乔杉说:“这也‘怨’我爸。”

《乘风踏浪》剧照。受访者供图  乔杉的父亲工作与文艺不搭界,但喜欢文艺,嗓子好,唱歌好,爱看电影,会吹笛子,是那个年代妥妥的“文艺男青年”。“我爸很聪明,我小时候学电子琴,他没学过,但是他看我弹,慢慢自己也能弹。”乔杉回忆,“基本上我的文艺细胞遗传自我爸。”  在乔杉看来,就像《乘风踏浪》中描绘的那样,父亲那辈人不轻言放弃,朝气蓬勃,“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他们每天都在接触、吸取新鲜事物,努力奋斗,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  拍摄《乘风踏浪》对乔杉来说最大的难点是“改戏”。从开拍前到拍摄中,乔杉与工作人员都在不断打磨人物和情节。开了三四十次剧本会后,彭锦西从“窝窝囊囊”变得“闯实”,更加符合东北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和大哥吃饭闹得不欢而散那场戏,原本是大家不欢而散,但第二天又其乐融融。我觉得不对,讨论后改成了最后大哥肚子叫了一声,以喜剧来收尾,比较符合东北人的性格。”乔杉说,“我们遇到苦难的时候,不太愿意很严肃或者很悲伤地去说,我还是愿意笑着说苦难。”

《乘风踏浪》剧照。受访者供图  2006年,22岁的乔杉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没有固定工作,去北京周边的农村唱歌演出挣钱,“那时候谈不了理想,只先谈生存”。他在村里搭的台子上表演,一天挣几十块钱。印象最深的演出是一个炎炎夏日,那天的观众只有一个小孩和一只鹅,“没有观众也得演,这是演员的职业道德”。  2008年,乔杉的父亲去世,这让依旧“一事无成”的乔杉开始犹豫与怀疑,“毕业4年,前途渺茫”,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家人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就像《乘风踏浪》戏里一样,我觉得家人就是这种感觉”。  在演艺界摸爬滚打,乔杉演过严肃话剧,加入《爱笑会议室》后,开始专注于喜剧。第一次接到央视春晚邀请时,乔杉以为对方是骗子,“中央电视台的导演,怎么会给我打电话”。等到导演组再次打来电话说明情况,乔杉这才相信,自己被选中了。  “我觉得这好像是一件命运安排的事。我爸特别喜欢小品,家里有很多演员的作品全集,比如赵丽蓉老师的、陈佩斯老师的……我从小就跟着我爸一遍一遍地看,看得特高兴。我爸跟我说,你有本事你就得上春晚。”乔杉说。也许只是一句戏言,也许是殷殷期望,总之成真了。2016年,乔杉的小品《快递小乔》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那天演出结束后,乔杉开车回家,路两旁的夜幕中绽放万家烟花,“感觉好像一切都结束了,好像又是个开始”。回东北过年,乔杉去给父亲扫墓,告诉父亲,自己上春晚了。“你说上春晚高不高兴?我当然高兴,但最想让看到的那个人,却不在了。人生很多遗憾,我们每个作品都有遗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乔杉、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