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丨侯云德:尽吾之能 护百姓安康
访问量:9199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侯云德:尽吾之能,护百姓安康》。  侯云德:控制传染病我是花了不少力量,提出了一些爱护老百姓的举措。  记者:您有没有自己算过您提的这些策略救了多少人?  侯云德:那数不清了。传染病1个传10个,10个传百个,从源头上控制住的话是数不清的人。  【人物名片】  侯云德,95岁,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中国分子病毒学先驱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引领者,也是中国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2009年甲流疫情突发,他带领团队87天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甲流疫苗,开创了人类历史对流感大流行成功干预的先例。

95岁的侯云德  “非典”后痛定思痛 建立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  最让侯云德刻骨铭心的记忆,是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仿佛一夜间就进入高发期。公众焦急地等待专家们关于病情的研究结果,作为我国病毒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侯云德一天接到无数个催问的电话:这到底是个什么病毒?尽管这位古稀老人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地寻找病原体,但恐慌弥漫地比病毒还快,惨痛的代价如同巨石压得他透不过气。侯云德痛定思痛:当传染病突袭,在与时间赛跑搞清病毒、研发疫苗的同时,还必须要建立防控体系。  侯云德: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是流行疾病的三个环节,我们能够从哪一个环节中间切断的话,这个病就没有了,就流行不起来了。控制传染病就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还要早期隔离。  “早期诊断、早期隔离”,现在听来耳熟能详的八个字,最早就是由侯云德提出的。但谁能想象,说出这八个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防控的前沿战线推到多早?处理隔离的时间多长?每一步都可能关乎上亿人的生命安危,每一个决择都必须基于科学的判断。  侯云德:隔离管理不是把人关起来,你在家里不要出去了,7天到10天就可以了。中国人能够做到,外国人做不到。牺牲个人的自由,保住了大家。这个理由很简单,传染病一传十,十传百的。  海外留学一战成名 回国致力于最前沿病毒研究  传染病,这沉甸甸的三个字,在旁人眼中是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但大哥的英年早逝,却让小小年纪的侯云德有着切肤之痛。不能让“猛兽”再伤人!于是,1948年,品学兼优的他选择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侯云德:当时医学院比较难考,都想学医。为什么选病毒呢?因为病毒比较先进一点,学病毒的人少,我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一批。

侯云德留学苏联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的病毒学研究几乎是一张白纸,每年数十万的同胞因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失去生命。1958年,侯云德前往苏联莫斯科的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进修,没想到在那里,他一战成名。  侯云德:实验室有动物小白鼠,有一天突然全部死光了,找不出原因。我去把这个原因找到了,就仙台病毒引起的,后来就控制这个病毒了。  记者:这个病毒会传染人吗?  侯云德:人也会传染。总的讲起来比流感要轻,但是感染率非常高。  侯云德的发现即便是在国际上也属于重大创新成果。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么快就取得开创性的成就,令苏联专家刮目相看。他们破格授予侯云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并极力想留住他。但侯云德回国效力的初心从未改变。  侯云德:历史上由于传染病而灭亡的国家不止一个,这是需要留意、控制的,传染病也是会使国家灭亡的,传染病挺厉害的。

侯云德与导师戈尔布诺娃  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 拯救无数家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度超过1个亿,10人中就有1人携带。当时,国际公认治疗肝炎的特效药干扰素,完全依靠进口,一个疗程动辄几万元,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侯云德和同事们只能从文献中找线索,边摸索边干,比如找不到非洲爪蟾蜍,就用非洲鲫鱼代替。在各种“因陋就简”中,1982年夏天,侯云德团队成功研制出独创的国家Ⅰ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型干扰素,比进口药药效更好、副作用更小。  侯云德:我这个非常轻,基本上不发烧,发烧一般不超过37.5度。

侯云德与学生做实验  重组α1b型干扰素作为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临床证明,侯云德研制的干扰素对肝炎、毛细胞性白血病等有明显的疗效,而价格还不到进口药的十分之一。到2006年,我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下降,减少了3000万病例。数千万家庭被拯救,侯云德就是那个寂寂无名的幕后英雄。  侯云德:基因工程干扰素现在不仅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还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干扰素具有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与世卫组织“唱反调” 推动全球首批甲流疫苗在中国上市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国外死亡上万人。我国紧急成立联防联控机制,80岁高龄的侯云德任专家组组长,“非典”后提出的防控策略派上了用场。不过这个组长可不好当,相当于坐在火山口上,责任重大。一旦判断失误,疫情就有可能蔓延。  侯云德:我当时是首席科学家,在国内怎么控制、怎么预防?最主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隔离,所谓隔离,就是在家里别出去,非常有效。

侯云德向来客介绍实验室  在侯云德的科学指导下,我国仅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疫苗,但流感大流行,两针疫苗数量根本供应不上。经过科学论证,侯云德果断拍板:打一针就可以!  侯云德:首先疫苗要造出来也不是很容易,你打了一针以后,得病了,烧都不烧,有的很轻轻地烧一点,很快就过去了。实际上打了一针以后是有效的,控制的人降了一倍,效果非常明显。后来世界卫生组织都打一针了,都采用我这个方法了。  侯云德做出这个与世界卫生组织不一样的决定,其实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时任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的舒跃龙至今想起都敬佩不已。  舒跃龙: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风险是最低的。但是侯先生却认为甲流病毒是H1N1亚型流感病毒,一定有交叉免疫记忆,所以他坚持接种一剂次就可以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在这个过程里面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科学家最为宝贵的就是坚持科学性。

侯云德作学术报告  在这场甲流阻击战中,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预,病死率不到全球的五分之一。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高度赞赏,并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鲐背之年坚守“火山口” 以守护百姓安康为己任  侯云德就是这样坚守着疫情的“火山口”,默默守护着中国百姓的安康。他逐渐完善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使得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全面提升,走在了世界前列。此后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H7N9等病毒都没能掀起多大波浪。  侯云德:可以说是少死了不少人。中国的人最多,但实际上中国人不是死最多的。  直到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突然来袭,所有人的生活因此改变。当时已是90岁高龄的侯云德再度出山,四处奔走,出谋划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稍稍不慎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老先生再次冲锋在前。  记者:您自己跑,不怕传染吗?  侯云德:我不怕,要传染的都传染上了,一个都跑不了,不死人就行了。  记者: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用害怕病毒了?  侯云德:现在也不用害怕。人就生活在病毒之中,跑不掉的。控制住不死人了就可以,真正控制病毒,还是疫苗起作用,疫苗要做的话要快。

95岁的侯云德每天在电脑前学习新知识和进行学术创作  作为疾控领域的泰斗,侯云德的很多学生如今已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病毒学领域的中流砥柱。侯云德的学生、病毒学专家舒跃龙说,老师的目光瞄准的永远是最前沿的科学。  舒跃龙:侯先生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对科学的敏锐性。30年前他就开始带领我们做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那个时候基因治疗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开始研究的AAV病毒载体,现在也成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病毒载体。

侯云德喜欢手抄诗词  侯云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侯云德家中,办公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他手抄的诗。他喜欢李白的洒脱、豪放和乐观主义。  侯云德:李白就是这个人比较豪放,我喜欢。  读到兴起时,侯云德也会自己作诗,他曾写下: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侯先生的书桌上,摆着一本1990年他独自编写的一百多万字学术着作《分子病毒学》,这至今仍是我国病毒学界最为全面系统的经典专着。不过,这本书还没有画上句号,95岁的侯云德每天仍要坐在电脑前,亲自修订《分子病毒学》的第二版,把最新的技术都囊括进去。他笑着说,要干到干不动为止。

侯云德独自编写的《分子病毒学》 我国病毒学界最为全面系统的经典专着之一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朱敏。在侯院士家门口的玄关处挂着的一排嘉宾证,这是他常年参加学术论坛等各类会议留下的,粗粗一数,大概有两百多个。包括这次采访,也是因为广东大雨取消了航班,原本要去开会的他才为我留出了采访时间。  侯院士是个如李白一般的乐天派,少时的贫困、科研的艰难、做决策时的压力,如今谈起他都一笑而过,在他看来,只要认定的事,努力做都能成功。  尽管已到鲐背之年,但侯院士仍然坚持在病毒学研究一线,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上万字的手写材料在书桌一角摞起厚厚一堆。在说起病毒研究时,他更是滔滔不绝,丝毫看不出他几年前才做过肺部肿瘤切除的大手术。终其一生和各种烈性病毒作斗争,先生从未惧怕病毒,他说:人人都怕病毒,谁来控制它?他甘愿做那个为民执盾的人。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编审丨樊新征  记者丨朱敏  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新媒体丨陈怡 章宗鹏  统筹丨李航  视频编导丨周欣平  摄像丨李力  视频剪辑制作丨周欣平  包装设计丨曹懿心  鸣谢丨中国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