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逆袭背后,无数双蒙不上的眼睛
访问量:259

□高阳  “我怕风浪大?你忘了我是卖鱼的了,风浪越大,鱼越贵”“大嫂选谁,谁就是大哥”……在一路《狂飙》中配角的全员“上桌”,实现了演员和角色的相互成就。  “如果你为了他可以跟家庭决裂的话,那为什么我们!”《我的人间烟火》中反手开车门、凝望一墙蝴蝶标本的中式总裁孟宴臣连带着演员本人一同逆袭出圈,戏份不多但足够出彩。  “走过的路,不要回头。”《繁花》中爷叔每一次出场,浑然天成的表演,在几幕之间让那些阅历和智慧穿越屏幕,直达观众心间。  “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啊?”三十多年前小品《主角与配角》的一句台词像一记回旋镖穿过时间正中时代的靶心。在影视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很奇怪的是:一向被重视和偏爱的主角,在这两年反而被戏份较少的配角频频盖过风头,更容易得到观众的怜爱。  不置可否的是,从这样的现象里面,我们看到了观众、或者说是大众的力量,而不是资方的控制、饭圈式追捧或热搜营销的胜利。  近些年来,“流量至上”原则下粉丝经济的盛行,让影视行业日渐呈现一种“唯明星论”的选角,流量明星打头,利用自己的粉丝力量哺育影片的商业成败,陷入“粉丝越多,影片获得的支持也就越多,带来的相关消费也就越多,影片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进行下一部影片的投资和摄制”的纯粹商业逻辑中,资本和粉丝有时候并不关心影片和剧本的质量,他们在意的是能否赚钱、在意人设、番位、妆造……往往在影片还在拍的过程中,代拍、路透就已经层出不穷,还有形式越来越花哨的剧宣和路演。于是人设越来越完美、妆容越来越精致,粉丝内部在狂欢,在为自己的喜欢买单,影片成了明星“升咖”的跳板和资方赚钱的快消产品,而非文艺作品。在这样旗鼓喧天的热闹景象下,呈现出了一种脆弱的“虚假繁荣”,经不起审视、推敲,于是用宣传和营销等多重手段蒙住观众的眼睛。  但逆行之风刮了起来,人们扯开眼前的布,配角在人们的摇旗呐喊下站上舞台中央。  人们看见“完美无瑕”的主角往往立不住影片的逻辑、撑不起人性的多样,越完美越同质化,主角们掌握了全部的“现实资本”和“道德资本”,他们容貌出众、各项技能值拉满、所有困难都能轻易解决,还具有天然崇高理想和迫不得已的道德选择,他们十全十美,所有的高光时刻都在他们身上。在过去,人们往往崇拜这类“完人”,并将自己的幻想和期望投射在他们身上,可以云淡风轻、万事顺遂地达成既定的目标。但今天,戏份有限、各方面或多或少都有“缺陷”的配角何以“上桌”,甚至掀了“主角”的桌子?因为人们的心理投射进行了偏移,比起顺风顺水、被命运偏爱的主角,凭借自身,在主角光环下的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配角,他们常常没有那么多“金手指”,往往也只是主角成长和爱情故事中的推手,看起来就像工具人一般,但是世界早已不是八九十年代那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风口,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可能并不是自带光环的主角,而是边缘的不被重视的配角,于是兴起了“我们都是NPC”的戏谑说法,人们挣脱被资方和粉丝蒙住的眼睛,用力托举一个个影视世界中并不知道自己是配角的、努力生活的立体角色。  正如几年前的清宫剧《如懿传》的“奇迹婉婉”重新杀回大众视野,“人人都看不起你,偏偏你最争气”宫女魏嬿婉遭受霸凌和欺辱后对命运进行反抗,她凭借自身努力,刻苦学习诸多技能,一路从宫女至皇贵妃。影片才播出的时候,不管是剧方宣传还是相关评论对这样的反派角色都是批判居多,而当她受到惩罚时才觉得大快人心。但现在大家却十分共情和怜爱这个角色,纷纷带入自己的职场生活,认真做事时被造黄谣,遭遇职场霸凌时无人相助,知道领导喜好后拼命学习精进技能……“事业脑”的人设精准踩住了人们现下的偏好,向上爬的每一步都是她在为自己的生命做出最大的努力,她珍惜自己爱自己,尽管她也做了许多坏事,但对于角色本身而言逻辑是畅通自洽的,因而人物是立体的,站得住脚的。  又如《长月烬明》中陈都灵饰演的“恶女”叶冰裳手上沾了不少鲜血,自私自利的人设下屡屡作恶,但人们依旧认为她出彩,因为即便她作恶,也是符合整体逻辑的,是神魔大战中无力自救的普通人被推向既定命运,是明知命运不公后的自谋出路,是为了活下来这个最高前提下的步步为营,人们在她身上可以看到清晰的成长和合理的发展,看到的是“活人”所具有的人性的灰度,比起扁平的人物,配角反抗主角世界的既定命运,这样的精神才显得尤为可贵,拥有现实意义。  影视来源于生活,过分拔高主角、贬低配角与生活这样多元主体共生的现实不相符合,许多主角拥有完美的人设,在各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影片里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这样的分配方式也是纯粹个人想象的、并不合理的,甚至为了男女主角圆满的结局出现了配角间的“配平文学”,男主的队友和女主的朋友、丫鬟和小厮等等,丧失主体性的服务型结合现在常常遭到观众批评。  而那些被过分拔高、被认为“不那么好看”的主角,往往没有成长和发展的人物变化,全片都是直线式的平面叙事。配角戏份少,所以好的塑造则需要寥寥几笔间勾勒形象,还存在大量的留白空间,这样的留白和不算“完人”的设定,更能留给观众遐想和自我投射的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不少观众自发剪辑的二创视频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大众有了发声、分享、交流的空间,他们的眼睛很难再被蒙上了。  当然,“演技是演员最好的医美”,人们看见的不仅是角色的魅力,还有演员的魅力。前段时间热播剧《花间令》中由郑合惠子饰演的换脸前的杨采薇广受好评,细节、眼神、肢体语言展示出一个虽然脸上有一道疤、但乐观坚毅、善良地方的仵作形象,连带演员本身的热度和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流量明星也许可以实现短期的粉丝效益,但长远来看,逃不过大众的审视和市场的选择,比起强悍的粉丝盘,更为重要和持久的是广大的人民大众对演技与剧本双重审美需求。  另一方面,主角戏多、配角戏少这样的分配看似拥有天然的正当性,但忘记了这只是存在于舞台上、镜头前的叙事和表达,现实生活中没有镜头的凝视和剪辑,在张开眼睛的视野里,每个人平等地享有和掌握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爆火的小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利用原本是霸总剧里边缘配角的保姆“王妈”的视角展开,而摇身一变变成主角的王妈并没有各种金钱、权力、才能等等主角光环加成,她依旧坚守在被狠狠吐槽的、各类“颠公颠婆”聚集的世界里,做着辛辛苦苦的打工人,以搞笑的方式共情人们遇到难以理解的“上司”时,劳动价值和情绪价值被双重挤占的境况,呈现出一种普通人叙事下与大众最真实的连接。  是的,我们绝大多数人成为不了世界的“完人”主角,但我们永远是自我宇宙的中心,睁开眼睛,我们已经意识重要的是什么——是自我,是千千万万个“我”,是影视作品中真正与我们相连的人,他们不一定都是配角,但一定是大众挣脱开眼前束缚后自洽的立体人物。  而对于影视作品而言,要看见被“看见”的力量,面对着以期许的心情和审视的态度观看影片的广大人民群众,“互相搭台,方能好戏连台”才是优质影片不变的道理,主配角应当全员上桌,这样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叫好又叫座、真正打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经典之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宫女、来自于:湖南、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