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站在历史身侧
访问量:8596

央广网南京4月27日消息当谈论江苏时,人们会想到江南水乡的桨声,会记起古镇戏台上的水袖,会念出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绝唱,会为泥与火定格的一砖一壶而惊艳,为春夜城市光影和水中明月所迷醉。穿越时光的文化遗产流动着神韵,在新时代也熠熠生辉。  近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一行来到江苏的多个城市,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除了美轮美奂的古镇街区、精妙的非遗技艺等,还有那些站在历史身侧,守护、传承、深切感受着历史文化的人们。  “缝合”历史的人

同里古镇戏台  在苏州同里古镇的戏台上,演员浓妆重彩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咱们这里有昆曲、越剧等,还有上海滑稽戏呢!”工作人员笑着介绍,台上表演的除了剧团演员,也会有当地爱戏的居民们,各式中国腔传唱着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除了戏台上的居民,热闹的古镇里还有店铺里的居民、厨房里做饭的居民……1.2万名原住民生活其中,所以同里古镇是一座“活着的古镇”,也是一座“生活着的古镇”。  “你看退思园的墙角,这些不起眼的痕迹是历史的细节,可能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苏州市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张进军介绍,“其实我们每年都会修缮,不是粗暴地刷白墙面,而是将这些痕迹原真地保留下来。一根柱子的修缮都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隔几次,每次间隔时间都有讲究。每种修缮都是由专业人员完成,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在他眼中,一代代原住民也是古镇的珍宝。千年前古镇街巷里人们笑语扬歌,不就是历史文化的先声?“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同时,也要让热爱古镇、留在古镇的原住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张进军说。  如何在保护遗产的同时,满足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面对一个个新时代的难题,当地的文保工作者们选择新旧融合,从对文物建筑的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对破损较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化建档。同时,相关部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古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并在保护的前提下,活用老建筑,引进多元文化业态。  除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还有不少低级别文物,与众多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古镇独特风貌,同样也是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中的重要部分。“用好社会力量的同时,我们也会倾斜更多关注。”苏州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表示,吴江区近年出台了相关补贴管理办法,也在探索对低级别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梳理“千头绪”,缝好“万条线”,苏州用好绣花功,巧妙地缝合时间,将古镇街区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交织。

苏州平江路  “印刻”历史的人  在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里,曾迎接过梅兰芳、杜威、黄炎培的张謇故居已恢复原貌,游客们安静地从泛黄的老照片前走过。波澜壮阔的近代史被写在纸上、印在墙上,永恒地留存了那一刻的鲜活,随着讲解员清脆的介绍,回荡在人们心中。  博物馆储存“事件”、传颂榜样,通过一代代人传递,写尽一座城市的厚重,诉尽“现在”对“过去”的感情。  “博物馆要努力探索更多的表达方式、公众喜爱的方式,根据公众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创新表达。”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表示,博物馆对于历史的保护与传承责任重大,“我们要挖掘好故事,让志愿者讲、让孩子们讲,到学校讲、到社区讲,把博物馆的功能延伸到社会方方面面。”  提到对博物馆内文物建筑的保护,杜嘉乐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要让历史建筑‘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这里多是近代建筑,目前状态尚佳。除了日常观察监测,我们定期研判,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科学有效的修缮。”  除了南通博物苑,南通留存至今的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文物遗存有50余处,其中仍然从事经营活动的大生纱厂也是一个“活着的博物馆”。  大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带领记者走在大生纱厂的厂区,厂区的原有历史风貌和基本格局得以保留。一钟一景一树一画,背后的故事他都能娓娓道来。  “大生由张謇取自《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传承至今。1929年以来,大生纱厂坚持了三个‘没变’。厂名没有变,纺织主业没有变,厂址也没有变。”漆颖斌自豪地说,“在纱厂里,每一个人都能讲一讲张謇先生和这段历史。”“过去”印刻在每一位员工心里,再从“种子”的声音传递出去。  “新时代,工艺不断进步,我们也打造了智慧厂区,但作为新一代的‘大生人’,我们始终铭记和传承发扬张謇的企业家精神。”漆颖斌说。

大生码头  同样因水而兴,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也有着几分刚硬的工业气质。这座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博物馆,似乎与大部分市民的生活距离有些远。工商业博物馆除了让人们铭记历史,是否对当代发展有什么启示?  “工商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衣食住行,以及运河文化等。如何与市民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是我们在思考的。”无锡博物院专题馆部主任文严举了个例子,比如面粉厂延伸到点心、蚕丝怎么变成旗袍,细化内容,博物馆也可以做一些生活化的尝试,让更多人因感兴趣而迈出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近年来,我们也采用沉浸式实景剧演绎,讲述茂新面粉厂创办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故事,展现企业家实业报国的精神内核,希望探索助推博物馆内的文物‘活化’。”  保护是为了传承时代的城市基因,修缮是为了让建筑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走向未来。“博物”人以专业视角,细细剖析历史与现在的关联,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历史的磅礴力量。  “创造”历史的人

古南街  宜兴被称为“陶都”,古南街是紫砂的发源之地,有着七千年制陶的历史。千年窑火不灭,文脉生生不息,握住历史的人们也正在写下新的历史。  漫步在这个古朴街区,窗户上随意摆放的泥娃娃都透着几分气定神闲的气质。一位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手下动作不停,游客从她的门前经过,也不影响她专心致志地打泥片。  曾经“户户捶泥、家家做壶”的街区,先后走出了几代数十位工艺大师。如今这里集聚了众多手工匠人,成为宜兴紫砂壶重要的生产销售集散地。除了制陶看,茶艺、书法……在文化的连接下,更多传统技艺在这里“恣意生长”。  以陶兴业,非遗技艺在新时代下依然熠熠生辉。烧制陶器的前墅龙窑也是宜兴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  “除了定期的检查,使用也是一种养护。”前墅龙窑柴烧技艺传承人华盛说,“这口龙窑每年最少要烧6窑,烧出的产品中既有传统紫砂,也有一些文创周边。我们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古龙窑,承载着的是匠人技艺,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宜兴在传承与创新中也探索着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当地展示馆里陈列着不少国际艺术家格局风格的作品,成为了一段新的“开始”。

前墅龙窑展示馆  “传承与传播同样重要。如今的非遗一定是时尚过、流行过的。”江苏省级非遗太平泥叫叫代表性传承人周宝康总这样说。“驻守”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面对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他总不厌其烦地介绍泥叫叫的历史,每次演示制作过程,他都专注而热情。  “太平泥叫叫”是镇江地区的一种类似陶笛的玩具,承载着当地人祈福的心愿,流传千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泥叫叫一度被人遗忘,工艺濒临失传。自嘲是“傻人”的周宝康笃定而行,近年来也遇到了同样赤诚的几位年轻人。  “我的徒弟都很不错。年轻人想法多,创新能力强,而且静得下心来钻研。”周宝康摩挲着蝴蝶形状的挂坠项链十分高兴,“这是店里的爆款,我徒弟设计的。年轻人把工作辞了,专职做太平泥叫叫。”  如今,他与徒弟们守住这项技艺,走进文化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专门来西津渡打卡;走进校园,孩子们撒着欢,吹响清脆响亮的哨声。背后的技艺正在被更多人了解。  非遗之美好,深藏着的何止匠心,还有无数普通人的记忆。传递的动人,不仅是匠人间的薪火相传,还有孩童长大后的念念不忘与新的创作。  “于游客而言,在这里可以看到600多年中国砖窑文化的演变,是文化传承。对我而言,更是珍贵的童年。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谁没在砖窑边玩耍过呢?”无锡市梁溪区作协主席阮夕清在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门前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把运河和窑群写进了我的书中。”他感慨,传统文化和技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仅属于某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铺开历史长卷,不是所有人的名字都能被铭记,但千万平凡的名字、无数隐约的身影,共同构成了厚重的历史。而现在、当下、此刻,或许也是下一段历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