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博物致知,让“大学校”提供更多文化滋养
访问量:78878

特约评论员/刘鑫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南京市博物总馆将古都的文物元素与文学故事结合起来,推出“博物南京”系列拼图文创;福建泉州全市19家备案博物馆推出近60项展览活动,把“殿堂”变“课堂”,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孩子;广西横州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通过舞蹈、诗歌、灯光结合海棠实景,让游客“穿越千年”感受源远流长的海棠文化……连日来,全国各地开展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博活动,让更多人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推动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为亿万中华儿女提供更多文化滋养。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桥梁。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相遇、心灵与文明对话,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故事,每一面墙壁都回荡着过往余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工作高度重视、念兹在兹,从外出考察时实地参观,到尺素回信的期盼厚望,再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博物馆事业的性质和定位、角色与功能、办馆原则与改革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无论是恢宏大气、数量众多的国有博物馆,还是各美其美、分布各地的民间博物馆,都吸引人们走入其中,通过和国宝交流、与古人对话,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更好浸润当代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五千年中华文明犹如川流不息的长河,收藏、保护、展示着文明印记的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许多优秀博物馆已成为最佳“打卡地”。放眼未来,只有持续探索博物馆发展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更好满足社会公众深层次、全方位的文化需求,方能达到以物证史、以物说史、以物释史的目的,起到以史明理、以史育人、以史启智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博物致知,文以化成。作为提升全社会审美情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打开展品“会说话的嘴巴”,推动其更好融入社会发展、走进百姓生活,尤需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既要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好数字资源,采用新的媒介、技术和手段增强体验、增加互动,探索创新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服务,推动馆内和馆外协同、线上和线下联动,多角度、全方位为观众阐释文物背景和艺术价值;也要坚持文博与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对文物价值和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培养更多优秀博物馆讲解人才,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更多人在回望历史中珍惜美好生活、增强奋进动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预见,走进这所“大学校”的人越多,博物馆发挥的社会教育价值和公共服务效益就越大。放眼未来,期待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课程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滋养、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