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访问量:7081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新华社发  1.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生产力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而且是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要素的理解具有动态性,认为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要素更新以及新要素的加入,并提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任何理论创新都源自对时代问题的关切,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经济全球化进入更加曲折发展的新阶段,要素升级迭代和新要素产生发展日新月异,需要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激烈国际竞争,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上总结、概括,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经验,深刻指出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并全面系统阐述了其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关键本质、核心要素、发展路径、制度保障等,明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理论对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结构性矛盾,比如有效需求不足、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破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应通过科技赋能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明确的产业载体,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就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方向和具体抓手。  2.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只有充分认识、严格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并以此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定经济政策,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有与传统生产力的共性之处,亦有独特的个性规律,必须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原则方向。  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牛鼻子”。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通常包括知识生产和价值实现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避免市场失灵可以更多发挥政府作用,后一阶段涉及知识成果的产业化,需要科学家与企业家充分耦合,尤其要发挥科技型企业家的主导作用。科技创新具有层次性,既有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也有从1到N的改进型创新,层次性还体现在创新领域的异质性上,有的领域更多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有的领域则必须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创新。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因势利导,强化激励,宽容失败。  因地制宜是客观要求。从全球看,创新活动并非均衡或随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而是越来越呈现创新集群的趋势,即创新地理空间集中化。创新依赖人才,因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差异和产业发展差异,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空间黏性。由于数字经济时代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多样性以及各地区知识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各个城市只能在少数产业领域集中突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表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前景更广,但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否则容易产生巨大资源浪费。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模式跃迁是必然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搞一种模式,更要避免陷入路径依赖。过去我国工业化进程在遵循世界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比如起始地区在不同阶段探索出以国际代工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化等不同路径,特别是为实现赶超发展采用偏向性的路径,突出增量调整和加入国际循环。这一模式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要素价格扭曲、价值链低端锁定、环境污染严重等结构性问题。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我国必须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锚定新质生产力,从注重规模转向提升质量,从发展优先转向统筹发展和安全。  制度优化是关键支撑。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有效率、更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以此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要花大力气解决好创新效率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使用、要素配置与合理流动等体制机制问题,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3.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及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绿色发展,强化要素支撑。  着力构建传统产业焕新机制。传统产业不是低端、低效的代名词,通过技术、市场及政策赋能同样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应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加强产业融合互促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更高效、快速地吸收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把推动传统产业兼并重组上升到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高度,鼓励产业关联强的企业间重组。  着力构建新兴产业壮大机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用好“揭榜挂帅”,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尽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推动上下游企业、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共同成长。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鼓励企业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辅导、服务力度。  着力构建未来产业培育机制。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创新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放眼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由于前瞻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及产业应用的前景还不清晰,发展未来产业要把着力点放在创新系统和产业生态上,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某个具体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坚持普惠包容,充分尊重企业成长的差异性、技术迭代的专业性,基于行业异质性加强分类指导和扶持,对于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下好“及时雨”,丰富应用场景,促进企业良性竞争。鼓励国内企业与研究机构“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  着力构建生产要素支撑机制。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围绕制度设计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知识、人才、数据、资本等要素升级,优化要素再配置,充分释放结构红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强化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强化科技创新事中管理,完善事后管理,建立学术同行评价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吸引、利用高端复合型人才,为人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与退出、融资、竞争等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降低失败的刚性成本,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光明日报》  [ 责编:丁玉冰 ]